上路吧……
背脊一陣惡寒。
割腕,跳樓,心臟病突發(fā),觸電身亡,三個女孩和一個男孩都是因為QQ上面的這句話離奇死亡。而這四個人中網(wǎng)名驚鴻的女孩的表姐小諾在調查整個事件的過程中也差點因為這句話墜樓。雖然驚鴻和琉璃的死表面看來都是自殺,但是小諾堅信其背后必有隱情。
《她死在QQ上》在故事敘述結尾道明了這個隱情,讓人感覺既真實又虛幻。一如網(wǎng)絡一樣。
小說作者馬伯庸如此寫了一段簡介:這一篇就是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以《她死在QQ上》和《午夜兇Q》等名字流傳的鬼故事,不過它的本名是《QQ怪談》……我承認這個名字缺乏激情。這一次的更新,我將其修訂了一下,改正了幾個BUG,使之至少能夠自圓其說。
整個故事脈絡簡單,元素復雜。主線就是一條,即驚鴻(唐靜)、琉璃(蘇雪君)、茗(張春華)、勝舟(羅勝舟)在同一時間以不同方式結束生命。故事從驚鴻入手,處處設下懸念,通過三個關鍵人物小諾、梯云縱(林中)、馬伯庸的分析判斷步步推進,最后找到元兇道明隱情。
故事里的馬伯庸是一個釋義者,看到他說“鬼就是人的精神,也算是一種帶電粒子的聚合體。一般的人死后,精神也就隨之消失,但是如果死前意念特別強烈,當肉體死去的時候,意念仍舊有足夠的能量將精神粒子凝聚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靈魂或者說鬼魂;個別特別強烈的意識體甚至還能形成生前的記憶與形體……那就多半是厲鬼了”時隱約能找到一絲衛(wèi)斯理系列中“粒子”說的影子。而“拜訪子山鬼魂”一段以及最后重要的“碟仙”滅鬼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日本暢銷鬼怪小說《陰陽師》里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安倍晴明,白衣飄飄,儒雅不羈;馬伯庸(故事里),中等身材,瘦瘦的,文化衫,破牛仔褲,鼻子上架著一副黑邊眼鏡,文化衫上寫著歪歪扭扭的“風雅”二字。這二者的形象是兩個極端。
國內恐怖小說的最早策劃者、著名文學評論家興安曾定位說,恐怖文學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它不僅給人以娛樂、興奮和刺激,關鍵是還能培養(yǎng)年輕讀者的冒險精神和堅強的心理素質,它常給讀者設置一個假想的可怕的困境,來考驗讀者的承受能力和膽略,使他們在真正遇到類似的處境的時候能夠應付自如,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恐怖是人在遭受死亡、瘋狂等威脅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高度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凡是描寫這種心理狀態(tài)的小說都可以稱為恐怖小說。很多恐怖小說都融入了懸念、探案小說的因素,并把它們作為形式來借用,而靈異小說則是恐怖小說的一種,它以鬼魂和超自然的事物為內容?植佬≌f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英國流行的哥特小說。它的顯著特征是神秘、懸念和恐怖。
在《她死在QQ上》里,懸念、探案、鬼魂、超自然等都可見到。馬伯庸是一名網(wǎng)絡作者,他在他的“工作臺”——網(wǎng)絡上,創(chuàng)作一個基于網(wǎng)絡的故事,而自己本身又在故事里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最終幫助小諾查明事件真相的古怪少年馬伯庸。這個過程十分奇特,作者似乎參與了一場游戲,這場游戲展開于網(wǎng)絡上,游戲的場景和內容是真實的,參與方式卻是虛擬的,當游戲接近尾聲時,馬伯庸只是“坐在地板上,身邊推滿了光盤和軟盤,正在重裝電腦。”這個形象猜想應該很符合在現(xiàn)實中的他。
在GOOGLE上搜索“馬伯庸”,能夠看到的個人介紹很少,大多是他的作品!疤觳,鬼才,惡搞第一人,同人第一人,挖坑第一人!庇羞@樣的評價,無怪乎有《她死在QQ上》(本名《QQ怪談》)這樣的作品。
當網(wǎng)絡化生存已經(jīng)成為生活而不是時尚的時候,作者以QQ為平臺來講述一個人鬼交錯、異性與同性之愛交錯的懸念驚悚故事時,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雖然網(wǎng)絡虛擬,但是作者在結局時仍落點于"真實":
“這個……”梯云縱搔了搔頭,吞吞吐吐地說:“能否替我向驚鴻……哦,不,唐靜的墳前獻一束花?”
“那么,要寫誰的名字呢?梯云縱?”小諾問,笑了笑。
“啊,不,不,獻花人請寫‘林中’,這個,這才是我真實的名字!
此刻正是正午最晴朗的時候,小諾看著一臉認真的林中,不禁微微頜首,低聲重復著這句話。
是的,真實的名字……
真實的…… (圖書資訊網(wǎng))
|